顾客思维不对,市场调研白费!
19世纪后期,英国零售业奉行顾客自慎(即商品一旦出售概不负责)的原则。然而,该国的塞尔弗里奇百货公司当时却反其道而行,破天荒的推行无条件退货,创始人马歇尔·菲尔德提出"顾客总是对的"的经营理念,在商店设置凳子等便民设施,吸引购货时犹豫不决的顾客进来坐一坐,并建立了休息区,供疲劳的顾客稍事休息以便有精力继续采购。“顾客总是对的”这一经营理念已成为商业常识。企业在推出新产品前,往往会做大量的市场调研,但是“顾客思维”姿势不对的话,反而会掉入调研陷阱。
01
顾客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,是客户调研中的第一大陷阱。
在一次访谈中,记者向乔布斯提问“苹果开发新产品为什么不事先去做消费者需求调研”,乔布斯回答道:“有些人说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。但那不是我的方式。我们的责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们将来想要什么。我记得亨利·福特曾说过:‘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,他们应该会告诉我,要一匹更快的马!’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。”
产品真正推出前,企业去做需求调研,顾客并不总是有能力描述出他们的需求,因为顾客并不知道新技术有什么用途,正如顾客都知道自己需要一匹更快的马,但并不知道汽车就是将来的那匹“马”。盛田昭夫上任公司CEO时,就道出索尼的创新理念:“我们的计划是用新产品引领公众需求,而不是问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产品。公众不知道科技具有什么样的可能性,但是我们知道。”因此索尼在开发新产品时,并不是去做大量的市场调研,而是设想新产品最本质的用途,然后去创造出一个市场。
企业在客户调研中过于信奉顾客的一面之辞,反而会带来错误的答案,因为顾客在看到新产品前,无法对新产品或新技术提供什么有效的建议。毕竟,客户不是专家,企业不能指望客户替你设计产品。
福特Edsel
1947年,正是福特最辉煌的时期,在售所有车型的销量都非常之高,唯独中型车市场空缺。为了在这一细分市场有所建树,福特决定开发一款新的车型:福特Edsel。为此,福特做了十年的市场调研,从尺寸、外观、内饰、动力等方面全部按照老百姓的喜好来设计,结果福特Edsel一经推出,被顾客当成奇珍异兽观赏,满足了好奇心就掉头走人,真正下单的人少之又少。由于销量惨淡,两年后福特Edsel宣布停产,前后一共亏损3.5亿美元。福特EDSEL从此成为福特汽车的黑历史。
02
征询所有潜在客户的意见,打算满足其所有需求,是客户调研中的第二大陷阱。
当企业的目标是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,其实并没有真正替客户提前决策。由于客户千人千面,每个人的需求不一,当产品根据这样的客户反馈去设计,只会出现两种下场:要么推出不同系列的产品,每一种满足一类客户的需求;要么综合众多需求推出一款产品。然而,冗杂的产品线只会让每一款产品看起来都那么平庸,而综合所有需求的产品只会是一个四不像。
在功能手机时代,为了满足各类消费者不同需求,诺基亚每年都推出数十款机型,任何人走进诺基亚的专卖店里,都能找到他想要的手机。当时整个世界都觉得手机界没有任何创新的机遇,要攻破诺基亚帝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。然而,当乔布斯站在旧金山莫斯康展览中心的舞台,从裤兜里掏出iPhone,人们惊讶地发现:一款极致的产品就足以掀起一场革命。
对于创新产品,企业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把产品做到极致,然后用极致的产品去吸引一小部分特定消费者,而不是打算一登场就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。
第一代iphone推出时并没有大范围普及,但它吸引了一堆数码达人,引发了智能手机的潮流;特斯拉推出的第一款车也没有几个用户,但它却成了硅谷大佬们的玩具,最后席卷美国东西海岸。假如这些企业一开始就要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、符合所有人的使用习惯,只会创造出一件平平无奇的产品,这样的创新谁会作为种子用户为其代言?又如何引领趋势?
2017年,一家年轻的企业研发出一款高性能特种涂料,超强韧、抗冲击的特性立即吸引了市场的关注。然而早期不断听从顾客的要求给企业带来大量麻烦,水下机器人厂家要求提高涂料防腐性,游艇运营商要求提高涂料耐磨性,越野车改装店要求涂料色彩多样化,汽车改装店要求降低涂料价格。四面八方的客户声音让企业疲于奔命,整个团队陷入了迷茫状态,研发人员不知道接下来的研发方向,营销人员也不知道从哪个市场重点发力,只能在各行各业四处游击。直到他们决定优先瞄准越野车领域,从越野车改装市场切入,在这一领域建立起高势能的品牌,其它领域的客户陆续主动找上门,迅速打开了市场。
03
真正的顾客思维,并不是一味的相信“顾客总是对的”,去满足所有顾客的所有需求,而是站在顾客的角度帮助顾客提前思考。
贝佐斯在亚马逊2018年的致股东信中感言:“我喜欢顾客,因为他们在人性上永不满足。他们的期望从来都不是静止的,而是日益增加,人们对更好的方式有着贪婪的欲望,这是人的本性,昨天的‘哇’很快变成今日的‘平凡’。”正是这种人性中的欲望驱动着产品创新和商业社会的进步,当一个欲望被满足,另一个原本被忽视的问题又会被消费者放大,成为亟待满足的新欲望,更省力、更易用、更快、更舒适、更便宜,这是人类的本能。马车时代,客户需要一匹跑的更快的马;汽车时代,车主开始抱怨拥堵的交通;到了飞机时代,乘客最大的期望就是航班不要晚点。
对于人性中的欲望,消费者毫不糊涂,而所有的产品不过是实现这些欲望的手段罢了。淘宝连接了买家和商家(更便捷)、京东让消费者更加信赖(更安全)、拼多多用优惠的价格吸引了7亿多用户(更便宜)。如果市场调研的出发点是如何满足顾客网上购物的需求,京东和拼多多这样的后来者就不可能成功。企业调研需要挖掘客户真正的问题所在,而不是被客户所说的事物蒙蔽,傻傻地去找一匹很快的“马”。克里斯坦森在《创新者的任务》中说,创新不能停留在需求的表面,而是设身处地的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:顾客用这个产品来做什么,在何种场景下完成什么样的任务,满足其何种欲望。
顾客所表达的需求,往往只是其认知范围内可以得到的解决方案,而掩盖其本质上的问题,就像哈佛商学院的西奥多·莱维特教授所言:“人们要的不是1/4寸的钻头,他们想要的其实是1/4寸的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