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端逆袭的拼多多,给创业者带来哪些启示?
互联网的江湖后浪翻涌,最近的拼多多有点抢眼,市值站上1000亿美元的位置,成为仅次于阿里、腾讯、美团的第四大互联网公司。在巨头眼皮底登门入室,拼多多仅用了5年的时间,从别人“看不上”到“攀不起”,给创业者带来哪些启示呢?
01、在无争地带开枪
2015年,黄峥从网页游戏开发转入电商平台,和以往败北的聚美优品、易迅不同,拼多多选择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开枪。对于阿里、京东而言,此类下沉市场如同鸡肋,曾经推广过一段时间,但渗透率极低,因此不屑一顾。然而,正是这片老大们瞧不上的边缘市场,给拼多多留下大展拳脚的空间,在无竞争环境下如鱼得水,野蛮生长,上线不到一年,用户数量突破1亿。
初创企业起步阶段应找到一块小的足以守得住的阵地,正如杰克.特劳特所言:“大多数公司都应该采取游击策略”,从而逃出竞争对手的视线范围,否则,很容易被对手扼杀在摇篮中。
今天的世界没有边界可言,发达的物流系统让商品在全世界穿梭,任何一项技术都能被快速复制,信息能在1秒内传遍全球,创业者在任何地方划开一道口子,闻到血腥的鲨鱼就会蜂拥而至,不仅要分食猎物,连猎物的发现者也要一起被猎杀。
初创阶段作为企业最为脆弱的时期,要想活下去,就要在鲨鱼看不见或者瞧不上的市场开枪,和对手离的越远越好。刚刚停息的共享单车大战,摩拜、ofo在一二线城市斗的你死我活,哈罗选择切入三四线城市、县城市场,成为笑到最后的共享单车;华为早期进入欧洲市场,靠的是对手不屑于做的分布式基站,才彻底打开欧洲市场的大门。在无争地带默默耕耘,企业就有成长的机会。
02、用外部视角识别大机会
初次登场的拼多多,其低劣的产品质量、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、亲友社交砍单,成为全民嘲讽的对象,身在一、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并不看好拼多多的未来,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世界中,所有人都爱用名牌,本科毕业是基本入职要求,月入过万是入门薪资,没有人愿意花那么多时间,去抽很可能抽不到的奖、分享会打扰别人的链接。然而,最近几年拼多多的野蛮式增长,映射出现实的中国:6亿人的月收入仅1000元、本科学历仅占4%,大部分人的时间并非你想像的那么值钱。
为什么大部分人都“冤枉”了拼多多?
人类往往陷于自我的认知框架内无法自拔,通过内部视角窥视现实世界,将主观意识当客观现实,把“我认为”当“顾客认为”。柏拉图将这种现象比喻成 “洞穴隐喻”,乔布斯对此有过生动形象的描述:“人的想法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创建出模式,就像脚手架一样。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蚀刻出思维的模式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人们会陷入这些模式,就像唱片上的针槽,并且再也出不来了。”
这种内部视角,导致创业者往往在错误的商业假设上开始实践,结果不是大败而归,就是错失良机,因此,杰克. 特劳特在定位理论中不断向企业家强调外部视角的重要性:“想要钓到鱼,就要像鱼一样思考”,正如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所说:“我脑子里一直都记着我爸妈这样的普通家庭,他们是怎么思考的,他们是怎么生活的。”
03、利用常识的力量
当亲朋好友推荐使用拼多多时,我耻笑他;当有人让我帮忙在拼多多上砍价的时候,我鄙视他;当我看到拼多多电子产品放血出售时,我成了它的用户……真香!
拼多多从乡村走进城市,从五环外冲进五环内,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,在于其遵循基本常识:所有人都想用较少的钱买好商品——俗称占便宜,正如黄峥对外所说的那样:“我们的核心不是‘便宜’,而是满足用户心里占便宜的感觉。”这种心态和贫穷与富裕无关,而是一种普适性需求,符合人类固有的心理规律:任何人都不希望在消费时有金钱风险,相同的东西花更高的价格,就会产生上当的感受。
常识是所有人共有的智慧,是被社会认可的显而易见的真理,调动常识为创业所用,就能发挥巨大的价值。当别人询问巴菲特纵横资本市场的秘诀,他说:“伯克希尔·哈撒韦能取得巨大的成功,秘诀就是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识。”商业中的成功,往往都是一些显而易见的常识,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,王老吉利用“人们普遍的怕上火心理”从2亿做到百亿,瓜子靠“中间商赚差价”的认知来挖二道贩子-黄牛的墙角,正是借助了常识的力量。因此,在战略定位中,常识也被列为不可触犯的“军规”,如果一个产品或品牌连常识都不尊重,违背顾客心智规律,也就难以被顾客接受。
04、发现强势背后的固有弱点
为吸引高客单价人群,拼多多在补贴上下足血本,戴森、苹果、Boss等品牌产品往往是全网最低价。为什么京东、阿里不采用相同的补贴策略来狙击拼多多?拼多多的竞争逻辑在于,阿里、京东已经建立了高价商品品牌信任度,若是同样补贴,顾客一定蜂拥而至,他们一定补贴不起。淘宝、天猫和京东想跟拼多多一个价,补贴额至少在20倍以上。拼多多在强者身上发现其固有的弱势,并利用这种弱势,以小打大。任何强大背后都有阿喀琉斯之踵,就看你能否洞察到。
强者的光环会掩盖其固有弱点,企业要发动进攻,就要善于抓住对手的固有弱点。通常来说,经典则不时尚,速效则不持久,强力则不温和,大则不灵活等等,特别是“大”的背后,固有弱点十分明显,比如豪华的奔驰无法甩开“笨重”的属性,让宝马抓住了“驾驶机器”的机会,而拼多多的补贴战正是利用了对手“高客单价用户基数庞大”背后的弱点,甚至企业规模太大背后也有劣势,大企业就像在海中航行的巨轮,巨大的惯性导致其难以调整、行事笨拙,而小企业则更加灵活,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。
05、不要自毁长城
华尔街之所以看好拼多多,是看好拼多多可以复制成另一个淘宝、天猫。然而,2019年,拼多多联合创始人对外多次强调:“我们不是另一个阿里”,黄峥在财报电话会上也对外表态,不会做类似于天猫商城的平台。经历高速成长后,拼多多并没有忘记我是谁,而是始终与对手差异化竞争,把较少的SKU推荐给消费者,利用大规模的采购优势降低价格,做电商界的Costco,而不是跟随淘宝、天猫,做电商界的沃尔玛。
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创业者往往受到贪婪的驱使,越过自身边界,盲目进入对手的领地,这种越线行为容易破坏自身的定位,削弱自身的竞争力。创业者需要明白的一个事实是,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中立足,是因为其为顾客提供了和对手与众不同的价值——定位,这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和御敌长城,抛弃自己的优势,盲目跟随对手的脚步,就是扔金饭碗去捡破饭碗,最终什么都捞不着,就像拼多多联合创始人所说的那样:“这条路非常明显,你就是上了别人的赛道,对方的钱是你的几十倍、几百倍,对方的资源也是你的几十倍、几百倍,甚至上千倍,那你肯定拼不过,你可能更容易死。”
06、聚焦并配置资源
如果你拼一次价格,就是打价格战,如果你能把成本控制在业内最低,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。拼多多商品令人难以置信的低价,在于其在运营动作的每一环,都在创造价格优势。
货找人的模式,使拼多多不需要像淘宝、天猫那样去满足巨大的长尾,只需将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的商品里,成规模后再反向定制,极大降低成本;拼团购买让供应商开出较低的价格;集中打包发货,使拼多多在物流方面又把成本降到最低,这一系列的运营配称,可以将北京菜市场里平均价格每斤10元的雪莲果,在拼多多上降到3元。
企业围绕单一焦点,做到极致,单点突破,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,这就是聚焦的力量。过去我们常常提到木桶的短板效应,即组织的上限取决于组织的短板,然而,在战略定位实践中,我们采用长板思维,即发现企业的核心优势(长板),然后把这一优势上升到战略的高度,充分发挥出企业的潜力。因此,创业者需要牢记的是,刚刚进入市场时,你并不需要面面俱到,你只需聚焦一处重兵投入资源,就像华为那样坚定不移的对准一个“城墙口”冲锋,这样才能撕开市场的口子。
正是这些常识的力量,成就了拼多多的野蛮成长,用5年时间实现千亿美元市值。下一个“拼多多”是谁?低端颠覆的大戏不会停息,我们拭目以待。